騙案實錄
Home 回首頁


134.幫襯打電話問功課家長疑受騙


電話經常不通 功課教錯 投訴11宗

多名葵涌邨居民昨向消費者委員會投訴,指近月有補習社職員聲稱獲社會服務機構推薦,上門推銷「打電話問功課」補習服務,但當他們繳付二百元至一千五百元費用後,服務卻貨不對辦;不是電話長期無人接聽,就是教錯功課。他們懷疑被騙,要求追回款項。

到消委會投訴的黃太稱,上月底有人上門推銷電話補習,最初一名年輕人查詢其女兒的學業情況,事隔一、兩天該人又上門,指其女兒需要補習。第三次卻換來一名五十來歲中年男子,他即場要女兒讀英文,並示範正確讀法。黃太說:「當時我都質疑電話補習得唔得,個職員就問我『想唔想囡囡考拔萃呀?』又話佢地有齊課本,日後會寄練習畀囡囡做。我見二百蚊一個月唔貴就補啦,個職員話『咁少錢,一次過交三個月啦。』」

稱獲社服機構推薦

她說,到正式補習時,補習社長期無人接電話,女兒至今一個月只兩次打通電話問功課。黃太說:「職員好冇禮貌,又冇心機教,重兩次教錯功課,囡囡返到學校畀老師話錯嘅。問補習社係咪有練習寄黎,職員就話『你畀幾錢呀?』」她又引述職員說:「兩百蚊寄功課?諗都諗到啦!……郵費幾貴呀!」

協助居民的街坊工友服務處社區事務主任黃潤達稱,至今收到葵涌邨居民十一宗同類投訴,有居民更以為是上門補習,涉及款項合共約七千元。他又稱,事涉兩間補習社,推銷員甚至聲稱獲附近社會服務機構推薦。

其中一間被指貨不對辦的補習社位於長沙灣,補習社面積僅三百平方呎,設備簡陋,長桌放置四部電話及一大堆殘舊課本。中心主任梁先生堅稱不退款,強調事前已向家長清楚解釋補習方式,單據上也列明細節。但記者要求他出示單據時他卻拒絕,質疑二百五十元學費可上門補習,「你估慈善機構咩。」

批評學生「蠢過豬」

他說,中心有四名導師,除他沒有大學學歷外,其餘三人就讀大學,平均每日應付五十至七十位學生來電。他承認因部份學生不留心,故導師可能「惡左的」,「但大聲唔代表態度唔好。」對於被指教錯功課,他辯稱導師並非通天曉,但強調「一定唔會錯到離晒大譜。」

另一間遭投訴的補習社位於筲箕灣,記者下午四時到達,只見一名姓楊男子「睇舖」。到傍晚亦僅得一名自稱中大畢業的李先生負責聽電話,他強調自己有能力教導小學生,並批評部份學生「蠢過隻豬」、「成日打黎玩電話」。

記者:黎國剛


補習社投訴激增五倍半


純電話補習教局不管

涉及補習社的投訴急增,消費者委員會數字顯示,今年首十個月已接獲的投訴達一百二十四宗,較去年全年大幅增加五倍半。現時僅提供「打電話問功課」服務的補習社並不受到《教育條例》規管,也毋須向教育統籌局申請註冊,消委會提醒家長在選擇補習社前,應先了解其他非牟利組織有否提供類似服務。

應選註冊補習社

過去兩年,消委會平均每年接獲不足二十宗有關補習社的投訴,但今年接獲的有關投訴已增加五倍半,主要是有補習社倒閉所致。消委會投訴及諮詢部首席主任陳永佳說,家長在揀選補習社時,應確定有關補習社是否有向當局登記,並要了解清楚所提供的服務。

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說,難以嚴密監管電話補習,認為最重要是靠市民自行監管質素。教統局發言人稱,雖然當局難以全面規管僅提供電話補習的機構,但現時坊間有不少已向當局申請註冊的補習社,同樣有提供電話補習服務,家長可選擇這些補習社。

教統局又提醒家長在選擇報補習課程時,應注意學校是否已獲教統局註冊及臨時註冊、繳費詳情、課程資料和學習環境。該局把已註冊或臨時註冊的學校名單上網,家長報讀課程前可先上網(www.emb.gov.hk)瀏覽資料。

按《教育條例》,任何機構一天內向二十名或以上人士,或任何時間同時向八名或以上人士提供教育課程,都要向教統局申請註冊。

騙案實錄總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