騙案實錄
Home 回首頁


廉價長途電話卡無保障

近年市面充斥各類預繳式長途電話卡,廣受歡迎,除了因為此類電話卡使用方便,毋須事先登記,可以「去到邊打到邊」外,且大多以低價招徠,每分鐘通話費不過二、三角,相對一般IDD或電訊公司發行每分鐘約一元的電話卡相比,實吸引。不過,由於發行商良莠不齊,更有無牌經營,使用條款及計費欠清晰,對消費者毫無保障。

坦言「貪平」的陳先生,一向選用國際長途電話卡致電廣州親友,約三個月前,他在灣仔一間沖曬店購得一張標榜「$0.29一分鐘」的「彩虹咭」,面值一百元,最初使用時未發現有問題。

惟其後「愈用愈唔妥」,一百元面值的電話卡,本應有逾三百四十分鐘通話時間,但「好快用完」,於是刻意記下每次通話時間,竟發現被多扣,「明明重有六十二分鐘,但係講唔夠四十八分鐘就用完,每次扣多十幾分鐘,打十次咪唔見成二、三十蚊?好離譜。」

通話多扣十幾分鐘

陳先生不忿的向本報投訴,「話就話『兩毫九』一分鐘,但係呃呃埋埋,條數都幾襟計。」最氣憤的是,他多次致電印於電話卡後面的客戶服務熱線投訴,但一直無人回覆。

陳先生又指,過往購買另一款電話卡時,亦遇「被呃」情況,該張聲稱每分鐘$0.19的電話卡,竟在每次通話二分鐘時自動扣除六角手續費,「講十分鐘就俾佢扣多三蚊,但係張卡完全無寫有咁條款,擺明係呃人。」陳先生認為此類電話卡猶如「無王管」。 本報致電發行「彩虹咭」的電訊商查詢,但至截稿時未獲回覆。

14款電話卡已無效

電訊管理局較早前曾公布,市面有十四款已無效的電話卡仍在市面出售,當中包括「彩虹咭」,根據電管局紀錄,「彩虹咭」的發卡公司並非持牌電訊商。電管局發言人稱,電管局最近發現市面上有同名電話卡發售,其所使用的接駁號碼乃由一間持牌電訊商提供,電管局現正調查跟進。

發言人稱,電訊服務營辦商提供對外電訊服務,必須申請的電訊服務牌照。

電管局近期發現部份收費預繳電話卡發行商違反《電訊條例》第7M條,向客戶提供不足或具誤導性的收費資料,令客戶繳付遠高於發卡商宣傳資料建議消費者購買前宜加注意。市民如對電話卡服務有不滿,可向電管局投訴。

消費者委員會發言人指,今年至今共收到二百五十一宗有關長途電話卡的投訴(見表),投訴包括「打唔到」、收費有問題,計算單位無註明等,該會現正手研究,如何對購買此類產品的消費者提供更佳保障。

消費錦囊

  • 閱讀條款確定收費水平及計費方式
  • 緊記查看會否徵收附加費詳情
  • 注意收費「分鐘」的定義
  • 每分鐘收費會否因通話時間而改變
  • 若不清楚收費計算方法,應聯絡經銷商或致電商戶服務熱線要求解釋
  • 比較不同電話卡價格才選購

騙案實錄總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