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絡生活 Home 回首頁

電影《功夫》掀熱潮

武館拜師者料大增

電影《功夫》票房驚人,料將掀起功夫熱。事實上,本港不少功夫學院,已引用「活動教學」傳授武術,不會迫弟子只是練紮馬等基本功。有武術師傅指出,每有關於功夫的電影或劇集推出,有興趣習武的人都會多兩、三成,「但呢d都係虛火,因為練功要有恆心,唔少人半途而廢。」

詠春體育會不時傳出「呼呼」練功聲,教練葉準說,功夫電影推出後均會吸引不少人來拜師。「睇《功夫》出都會係咁。」但他稱這些為「虛火」,「唔係個個有恆心、毅力。」李小龍師傅葉問的長子葉準說,有意者可先觀摩一、兩課,了解自己是否適合,而學武首三個月會集中鍛煉基本功如紮馬等,「但都會教埋簡單拳法,無咁悶。」

武術門派眾多

葉準說,初學詠春有三套拳法,進度視乎個人體質及悟性等;詠春特點是以柔制剛,亦可鍛煉出忍耐力。體育會的學生部份為父母帶來學武的青年:「因為好快要去外國讀書,學功夫唔怕俾人蝦。」不少外國人亦慕名而來習武。

李暉武術文化中心負責人李暉則說,武術未能躋身奧運,主因武術門派眾多,設定標準動作不容易,且部份門派不肯公開「獨門秘笈」,亦令發展停滯,而該中心會授不同門派功夫,如劈掛、八卦掌及陳式太極拳等,有助武術交流。

她說,功夫也要「活動教學」,「唔可以好似我當年咁練紮馬都幾年。」初學者現可同時學習簡單拳法及腿功,「姿勢無要求咁高,志在拉筋。」

《功夫》中描寫太極拳殺傷力極大,她解釋太極練習時動作緩慢,反需更大力氣,實戰時更有力度,配以「四兩撥千斤」,可與身形龐大對手過招,「有幕講周星馳踩敵人腳指,其實真係有呢種功夫,攻對方下盤。」

「蔡李佛」在港亦是熱門功夫,香港冠雄國術會師傅黃志遠說,部份看過功夫電影而來的人均存有誤解,「佢地以為特技效果係真,以為打功夫真係識飛。」另外,大嶼山大澳少林武術文化中心可望明年六月暑假前開幕,屆時可在中心修煉少林內功「易筋洗髓功」。

記者:翁煜雄